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在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备“五心”。一、责任心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有责任心。责任心是道德的基点,班主任的责任心表现在上对学校负责,下对学生(包括家长)负责。拥有责任心,才能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准确及时贯彻落实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才能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帮助。
二、 宽容心
给后进生的一剂良药就是宽容心。翻开中国的教育史册,会见到:教育者时常用同一个标准、同一种模式来塑造学生,但却有很多学生并没有按照所设置的同一轨道去走。原因很简单,学生千差万别,有着各自的特点、兴趣爱好和思想观念,这就需要班主任有一颗宽容大度的心。
班主任的宽容心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宽容学生的不足,任何一个班主任,都遇到过有问题的学生,对于此类学生,可以采取软说教和硬制度相结合,既要纠正他的问题,又要包容他的不足,还不能过度宽容而变成纵容。
三、公平心
想得到全班同学的爱要靠公平心。常听学生们在背后悄悄地议论说:某某老师对成绩好的同学,犯了错轻描淡写的批评一下;成绩不好的同学则大骂一通……。每个班级总有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你在工作中宠坏了一半,也失去了另一半。因此,我在接到每届新生的第一次班会上,就告诉学生,不管你过去表现怎样,不管你父母干什么工作,你在我的班级里就是我的学生,都有平等受表扬和受批评的待遇。正因为有了一颗公平心,我也就拥有了整个班级。
四、 爱心
走进学生的法宝是爱心。“教育者,爱胜过一切”。对自己的工作有了爱才能产生工作的动力,才能在工作中倾注满腔热情,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爱学生体现在以真诚、平等、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真心实意地热爱、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用爱感化学生、教育学生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当然,对学生的热爱不是无原则地溺爱与迁就,而是严格要求,做到严与爱的有机结合。
五、 细心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助手是细心。工作中有细心,就能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防微杜渐,避免事态扩大,就能帮助我们全面分析问题和正确处理问题,就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避免出差错。班主任工作有细心体现在日常工作中事事处处留心,做有心人,如某一学生的突然缺课,某位同学的迟到,班级中流行的玩具等等。细心地注意学生,才能真正地了解他们。
作为一名班主任,只有拥有这“五心”,班级才有凝聚力,工作才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