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设职业素养训练课的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越来越被用人单位所注重。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热情,主要在于对学生就业的期望值比较高。如果学生毕业时很难就业,家长的教育投资得不到回报,将会增加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不满,这必将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所以,职业院校必须将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一起抓,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参与社会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院职业素养训练课率先在工商管理系和酒店管理系的2011级各班进行了试点,并准备在2012级秋季生中全面展开。
二、以思想道德品质为先,以文化科学知识为基础
目前职业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令人担忧。据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存在着道德观模糊,法律意识淡薄,责任心差,缺乏合作精神,怕苦、怕累,学习懒惰,纪律松弛,挥霍浪费等不良品质,这些不良品质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因此,围绕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来制定培训方案,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形成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追求高尚的职业理想结 合起来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任何一种技能的培养、发展和提高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的,所以也要重视文化科学知识在素养训练中的作用。
通过职业素养训练,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的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使学生深刻感受到自己将来的社会责任和使命,较快地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为自己进一步发展提供平台。
三、试点情况总结
1、职业素养训练课的内容:
2011年上半年,在教务处的指导下,由基础教学部和首席教师自律委员会组成“职业素养训练模块课题组”,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共开设口才、礼仪、心理等十个训练模块,每个模块由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组成本模块的教学团队,研讨教学内容,制定各模块的教学计划。
在工商管理系和酒店管理系的试点中,已开设口才、礼仪、心理、自救与他救、6S管理等五大模块,并对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本学期将开设团队合作、就业指导、模拟员工训练等模块,并根据学生的要求,特增加形象设计模块的训练。
2、职业素养训练课的特点:
职业素养训练课“以实用为原则,以训练为基本方法”,不是理论灌输,而是强调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从模块的设置到授课内容的确定、授课的方式方法上与平时理论课程的教学有很大区别。
如心理模块主要通过游戏-体验-领悟-应用的方式,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再如自救与他救模块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急救、自然灾害时的自救与逃生、预防和制止校园暴力、消防器材的操作与使用等,通过理论讲解、观看视频、示范动作、设置情况、模拟演练、纠正不足、分组比赛等方法,使同学们基本掌握了相关安全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职业素养训练课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在课堂上容易形成师生互动,深受学生欢迎,整体反响较好。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在吸取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职业素养训练课的开展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根据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各院系、各专业的不同需求,拟定适合不同学制、不同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训练的模块内容。
2、组织编写适合我院学生使用的职业素养训练课校本教材。
3、建立职业素养训练课的专任教师队伍,设立职业素养训练课的首席教师。
4、将在开设职业素养训练课的班级增加一个职业素养训练周,每学期专门拿出一个周进行职业素养的训练,这样既保证了课时,又能提高训练效果。